上海“大虹桥”赌局背后:写字楼市场困局难解

“大虹桥”楼市正在陷入困局。与此同时,近日,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与闵行、长宁、青浦和嘉定区人民政府共同发布《关于推进虹桥商务区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探索建立共同打造世界水准商务区的联动创新机制,试图解决大虹桥楼市困局。然后,从目前市场压力来看,似乎并不会有太明显的结果。

  首先是“大虹桥”规划离预计实现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。回顾当初规划,规划文件显示,到2015年,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企业总部、功能性投资贸易机构预计50家,各类配套企业500—700家,地区生产总值预期达到370亿元。虹桥商务区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面向长三角、服务长三角,主要发展商务商贸、物流、房地产、会展、创意设计、专业服务等产业,带动研发、展示等延伸产业的长三角经济发展引擎。

      目前看来,“大虹桥”仍然处于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当中,“大虹桥”的规划还是一个蓝图,预计2015年“大虹桥”的规划目标也会成为泡影,短期内还难以实现,。

 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。即使还处于建设阶段的“大虹桥”其表现也不尽人意。尤其是房地产市场,也并没有像2010年虹桥商务区成立之时预计那么有升值空间。

  “大虹桥”天量的写字楼供应

  翻开“大虹桥”土地成交记录,自大虹桥规划公布后,万科、中海、龙湖、SOHO中国、万通、星浩资本、三湘、协信、上海地产集团、正荣、中骏等内地大型房企及香港瑞安房地产、台湾丽宝建设等两岸三地房企纷纷抢滩上海大虹桥,各大房企对“大虹桥”地盘的争夺战序逐步幕拉开。同策咨询研究部数据显示,自虹桥商务区成立至今,该区域累计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372万平方米。

  从“大虹桥”372万平方米供应总量结构来看,按照当地开发商提供的数据,虹桥商务区的住宅用地供应占比只有6%左右,也就是说,这其中约350万平方米的供应为商办、酒店等物业,而从“大虹桥”土地成交记录来看,酒店和商业地产的成交比例很小,笔者粗略估计,“大虹桥”372万平方米供应总量结构中至少有300万平方米为写字楼。而截至2014年9月底,虹桥商务区核心区22家开发企业的31个地块现已全部开工,随着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各个项目的开工与推进,未来2-3年内预计将会有300万平方米的甲级写字楼建成入市,而2013年上海写字楼市场成交量才为263.39万平方米(含办公产权的酒店式公寓,下同),2014年成交量也仅为189.25万平方米,今年1-8月成交量也仅仅161.95万平方米,“大虹桥”未来2-3年内300万平方米的甲级写字楼供应,对于上海甲级写字楼市场来讲,可谓是一个天量的供应。

   而对于已经入市销售的万象城、顶新商务广场、万科时一区、虹桥天地广场、虹桥绿谷广场、龙湖虹桥天街等项目来讲,大多数项目销售结果(相对于住宅市场)并不理想,这些在售的项目库存也相对较较高,并且部分开发商开始转为持有(因为卖不动所以持有,开发商也在等待市场机会,等政府出政策救市,等其他开发商早点出手培育市场),这对于潜在供应量不断增加的“大虹桥”写字楼市场来讲又是一个雪上加霜的消息。

 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,“大虹桥”板块近未来2-3年会有大批写字楼项目集中入市,供应量庞大。无论是自持租赁型项目还是销售型项目,目前面临的竞争压力都比较大。对于开发商而言,也不是简单做好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能够解决的。何况,当前大多数开发商对于甲级写字楼经营欠缺经验,此时,无论是以自持为主导还是以销售主导,短期内大量写字楼的供应都为成为开发商最头痛的问题。毫无疑问,天量的写字楼供应已导致“大虹桥”短期内陷入僵局,并且也难有破解之道。

  开发商已开始撤离“大虹桥”

  “大虹桥”天量写字楼供应还只是这个板块面临的问题之一,更令人担心的是2014-2015年及未来市场环境及开发商资金面问题。尤其是2014年,银行“惜贷”常态化、市场进入低迷期、开发商短期资金缺口加大,使“大虹桥”楼市的现状表现更不尽人意。总体来说,楼市已经进入下半场,2014年及以后的市场环境已非昔比。从开发商来说,部分开发商已经开始撤离“大虹桥”。

  比如2014年9月底,平安信托发布的一期信托计划显示,平安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4.39亿元用于收购标的为虹桥协信中心南地块的5栋独栋写字楼,此次虹桥协信中心出售写字楼单价为2.8万元/平方米,总价约13.3亿元。而目前大虹桥板块商办项目散售均价在3.5万~4万元/平方米之间。一时间,外界关于协信地产贱卖写字楼项目“断腕求生”的质疑风生水起。

  而上述大虹桥写字楼交易并非偶发事件,与协信此次交易时隔仅几天,SOHO中国也曾宣布将位于虹桥核心区的凌空SOHO的10万平方米物业出售给携程旅行网,交易金额为30.5亿元人民币。

  而在2014年9月初,万科也曾表示拟以约16.51亿元出售上海万狮置业有限公司90%的股权给RECO NANSHAN PRIVATE LIMITED,出售项目为位于虹桥商务区的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的国际A级写字楼。

 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,2014年以来,银行“惜贷”常态化持续、市场进入低迷期、开发商短期资金缺口加大,写字楼市场也很难通过“散售”快速回笼资金,使“大虹桥”楼市的表现相对低迷。这一定程度上迫使部分开发商下定决心将“大虹桥”写字楼项目进行整体抛售,以尽快逃离“大虹桥”写字楼市场,谋求其他市场层面的发展机会。而进入2015年,大虹桥楼市并没有像住宅市场那样火爆,由于供应量较大,各大开发商仍然在观望市场走向,市场仍然处于困局当中。

  由此可见,尽管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与闵行、长宁、青浦和嘉定区人民政府共同发布《关于推进虹桥商务区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探索建立共同打造世界水准商务区的联动创新机制,试图解决大虹桥楼市困局。但是,从目前市场压力来看,似乎并不会有太明显的结果。

  上海商务办公“西移”难上加难

  按照上海商务区发展轨迹来看,“大虹桥”板块是除外滩、人民广场、南京路以外,上海最早崛起的一个商圈和次副中心的概念。而虹桥商务区的规划旨在重塑这个板块的商务中心的价值,也希望形成一个能够和浦东小陆家嘴商贸、金融功能区域相协调、相对应的上海西部地区的高档商务区。然而,当虹桥商务区的规划浮出水面并且已经落实4年多后我们发现,上海商务办公“西移”难上加难。

  从外滩、人民广场、南京路传统甲级办公区域以及新兴的陆家嘴等市中心区域来看,这些板块的甲级写字楼供不应求,即使在当前经济调整的市场低迷期,甲级写字楼的租金水平仍然较为坚挺,平均租金在8-10元/平方米/天,甚至在陆家嘴、人民广场等市中心还出现14-16元/平方米/天的高租金。企业对这些板块的价值认知度高,忠诚度很难改变。

  这就客观上导致包括“大虹桥”在内的其他板块甲级写字楼市场发展遭遇瓶颈。

 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,“大虹桥”板块的短板还很多,从大虹桥急需解决的问题来看,不仅仅是短期内供应量偏大的问题,还包括多个行政区主导背景下导致的利益协调分配问题、板块内缺乏住宅、商业、休闲娱乐设施配套的问题、服务于企业的“软件配套”问题、虹桥枢纽交通拥堵问题等等。这就导致“大虹桥”枢纽板块目前甲级写字楼租金虽然有较高的性价比,报价普遍在5.0-6.5元/平方米/天之间,但是,实际市场出租率并不高。

  因此,短期内来看,上海商务办公“西移”难上加难,尽管所有已经嗅到“大虹桥”商机的人士准备趁着这股东风大干一场,但是,现实的“大虹桥”给大家浇了一盆冷水。未来“大虹桥”何去何从?能否成为上海西部又一个繁华的城市中心?这还需要政府、市场和企业等诸多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。


评论

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