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写字楼空置率创10年新高,楼市“拐点”将从商业地产开始?

楼市拐点来了?说出这几个字的人,要么在过去十年中,受尽了围观群众的冷嘲热讽,要么只能嘴中默念、心中祷告,脸上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,一次次的被强劲的房价所折服。

“狼来了”喊多了,信的人自然越来越少,但这次或许有点不一样,从去年开始,土地流拍、去化率大降、地王被深套屡见不鲜,“拐点论”又开始被许多人提及。

作为楼市中最坚挺的核心资产,住宅市场的风云变幻暂且不提,从历史上的经验来看,如果所谓拐点论真的成立,往往是从商业地产开始爆发,如同2008年和2012年那样,高高在上的CBD、金碧辉煌的商场空铺、车水马龙的临街门店,最先感受到寒冬的冷酷。

这次也不例外,我们不妨从最具风向标意义的上海和深圳说起。

先来看上海,1月8日,世邦魏理仕发布《2018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》,报告显示,上海写字楼市场空置率推升至15.2%,创过去10年历史新高!

10年新高是什么概念?这意味着从2008年至今,繁华的上海滩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形势,租赁周期拉长、租户观望态度升温、租金全面下滑,人们似乎已经不再沉醉于表面光鲜的办公室,空置率的高企已成为常态。

深圳的情况也不乐观,据第一太平戴维斯此前发布的数据,曾刷新深圳高楼记录的某金融中心,惊现一波“退租潮”,有公司一次性退租10层楼,退租面积高达3万平米。

与上海类似,深圳写字楼市场从2018下半年开始,空置率从8%突然大幅提升至12%左右,许多大面积包租的“二房东”们,因为承租面积较大,他们的撤退动作让商住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
事实上,何止是上海和深圳?作为金字塔顶端的两个超一线城市,他们有最具活力的创业氛围和源源不断流入的年轻人,如果连这两个城市,都在经受写字楼难出租的境遇,那诸多二线甚至三四线城市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。

业内人士也在为这个趋势担忧,经济学家余永定此前指出,在他游历的几个三线城市,完全被当地的房地产行业所震惊,所有知名的5星级酒店都在那里,随着时间推移越建越多。

地产大佬潘石屹去年曾直言不讳的说,武汉和长沙两个城市写字楼空置率高达50%以上,此言一出,众人哗然。

要知道,潘石屹本身做的就是商业地产,对写字楼市场的情况知根知底,自然有他获取数据的权威途径,连武汉、长沙这两个热门二线城市都有动辄过半的空置率,足以令我们产生警惕。

所以,上海写字楼空置创出记录,深圳出现的退租潮,表面上看都是独立的现象,本质上却是楼市拐点的变相体现。

原因很简单,在行情走强的时期,商住房溢价最高,也最受所谓的投资客追捧,尽管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炒房客开始远离商业地产,但此前追高的人不在少数,抱着所谓“一铺传三代”思想的人也有不少,在市场转冷初期,这部分群体最容易抛售手中的不动产。

不过,我们也不必对“拐点”两个字闻之色变,换个角度来看,这也是楼市回归理性的必经之路,任何炒作的泡沫都难持续,任何高估的资产终将回归,我们只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安静的做个看客,就能够守得云开月明。


评论

评论: